遇初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26章 钦差大臣(第1页)

“当然没问题!”魏永明一口答应:“旁人来说什么都不好使,但只要王大哥开口,这份面子我是一定要给您的。就劳烦大哥把他带走吧!”

王心安长舒一口气,亲自将那小头目送到厘金局,回去后向巡抚禀明了事情经过,同时尽量隐晦的强调西城营目前钱粮紧缺,不能交还银子。

巡抚知道王心安说的在情在理,也看出他有袒护西城营的意思。虽说心中难免不快,但还是以“不宜因区区小钱寒了团练报效之心”为由,轻描淡写的为这场风波画下了一个句号。

西城营一介民团与官府作对,不仅得以全身而退,还保住了仅有的四千多两银子,算是出了个大风头,却也由此与省城上层官僚之间产生了矛盾。

事已至此,何大庚也顾不上考虑那些。他一方面精打细算过日子,一方面以西城营的名义向历城县提出申请,要求来年在团练公所周边大面积开垦荒地。

西城营成立至今已过去了七八个年头,经过不断补充新鲜血液,目前在册正式团勇共一千四百人左右。

另有数百人因伤病等原因转为编外,留在营中从事力所能及的后勤工作,每月还能领到足够养家糊口的粮食。今后可以让他们专门负责照看庄稼,其余团勇只需农忙时节下地帮忙,平日仍以操练作战为主。

何大庚很快做好了各种规划,历城县的垦荒许可也顺利颁了下来。就在西城营热火朝天的开垦荒地之际,官府上层又发生了一次与团练息息相关的人事变动。

咸丰十年初,设于江宁外围的江南大营被太平军再次攻破,江浙一带清军随之接连溃败。

在加快军事部署的同时,清廷紧急出台了新的团练政策,向江苏、安徽、河南、山东等省份派出了九位督办团练大臣。

这九位大臣与先前毛鸿宾那批不可同日而语。咸丰三年奉旨办团的共有近三百人,分别被派往原籍所在的各府、州、县,负责当地团练事务,彼此之间互不统属,基本就是各行其是。

那批人虽然私下也被尊称为“团练大臣”,但朝廷并未授予任何官方头衔。他们手中权力非常有限,只能利用自身名望协助地方官员办团,实际属于帮办性质,一律归各省督抚统率。

相比之下,现在这九位被授予“督办团练大臣”头衔,由“帮办”变为“督办”,成了名副其实的钦差大臣。

这九人各自统管一省的团练防剿事务,以地方高级官员为其帮办,“上可与疆吏商酌,下可与绅士筹划”,形成了一套与地方官僚平行的团练大臣体系。朝廷还给他们加赏了诸如都察院左副都御史之类的职衔,以进一步提升其权势地位。

如此一来,全省团练有了共同的领导者,使得统一协调部署和筹集经费成为可能。这一举措有效减轻了地方官对团练的掣肘,然而却又不可避免的引发了更大范围的权力冲突。

被派往山东的团练大臣名叫杜?,是咸丰皇帝老师杜受田的次子。他学识广博、颇具文才,主持过乡试、会试,在朝中各部担任过侍郎,是个很有抱负的人。

杜?常年在京供职,鲜有地方基层经验,也不太熟悉团练事务。但他对朝廷忠心耿耿,被委以重任后便立即奔赴济南,雷厉风行的开始施展拳脚。

在了解过山东团练的现状之后,他认为地方官府轻视团练,导致目前办团经费过于紧张,于是一边设法挤占财源,一边命各地团练精简人员,裁撤冗余。

裁撤冗余说起来简单,然而下面县、乡团练大多以家族为单位聚集组建,正所谓打断骨头连着筋,谁也不肯让自家人白白舍弃吃粮领饷的待遇。一纸命令从济南下到全省,硬是没能裁掉几个人。

西城营尽管不是以家族为单位组建的,但多年的同袍情谊有时比血缘更胜一筹,大批裁撤势必会伤及军心士气。况且营中老弱病残已经转为农户,留下的都是精兵,本就没有什么冗余。

可是西城营就在济南城外,团练大臣抬腿就到,总得做点样子出来。

在何大庚的劝导之下,总算有十几个已经成家的中年团勇同意离营务农,与一千四百人的大盘子相比实在是微不足道。

团练不肯从命,让杜?大感意外。他以前常听皇上抱怨政令不出紫禁城,没想到如今自己的命令居然连小小的济南府都出不去。

不过他也明白其中的道理:并非政令传达不到,而是其中的内容损害了下面人的利益,强制推行也是有弊无利。

于是杜?立刻改弦更张,不再强求团练裁撤人员,改为让他们量力而行,能收多少粮,就养多少人。这听起来像是废话,却又暗含玄机。

乡下团练本就以农民居多,种出的粮食有相当一部分要缴纳田赋,留下的往往不太够吃,所以常需乡绅们资助、或是向官府讨要,偶尔还会闹出聚集抗粮的风波。

若是太平年间农民抗粮,官府十有八九会派人镇压。可如今捻军已大规模进入山东,平日地方防务还要仰赖这些团民,官吏们也只能忍气吞声的安抚,无形之中助长了他们的胆量。

现在团练又有了自己的娘家,事事倚仗钦差大臣做主,自然更加不把地方官放在眼里了。

自杜?上任以来,下面乡团动辄抗粮闹事,屡屡与官差发生械斗,最后还要靠设在当地的团局出面调停,结果自然是不了了之。

于是一时之间,公开抗粮成了山东各地团练通行的新常态。反正抗掉也不会有什么严重后果,乖乖交粮的才是傻子。

这股风潮对于刚刚新开了大片荒地的西城营来说可算是一件利好。虽说碍于知县吴载勋的面子,不能把事情做的太过分,但趁机讨价还价总是可以的。

历城县是济南府首县,也是相对最为富庶的地方,上缴朝廷的田粮赋税从无亏欠。

吴载勋没有业绩压力,又不愿招惹团练系人马,索性便不去较真,对西城营新开的耕地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交多少便收多少。

喜欢济南府穿越实录()济南府穿越实录。

热门小说推荐
电竞大神又掉马了

电竞大神又掉马了

电竞大神又掉马了是苟宁精心创作的灵异,旧时光文学实时更新电竞大神又掉马了最新章节并且提供无弹窗阅读,书友所发表的电竞大神又掉马了评论,并不代表旧时光文学赞同或者支持电竞大神又掉马了读者的观点。...

我总出现在命案现场

我总出现在命案现场

我差点就进了焚化炉,你知道吗?清醒以后,莫名其妙的成为了勾魂判官。从此背上了庞大的业绩考核压力!所以,我被迫来到各种命案现场拘魂。以至于我就是群众眼中的煞星。警察蜀黍眼中的福音。警察蜀黍公交案,火车站案,卫生间案你都在现场,告诉我!人是不是你杀的?我(无辜脸)我能说这是个巧合吗?警察蜀黍(斜眼)你说,我们会信吗?我(谄媚)嘿嘿!信!必须信!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我总出现在命案现场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太莽

太莽

左凌泉刚出生,便拥有了凡人能拥有的一切。名门贵子俊美无双家财万贯但蹒跚学步之时,却发现这世界不属于凡人。妖鬼精怪御风而行大道长生毫不意外,左凌泉踏上了追寻长生的路途。高人曾言九域莽荒,太虚无迹。修行一道,如长夜无灯而行,激流无桥而渡。我辈修士,当谋而后动,万事‘从心’。左凌泉谨记教诲,就此凡事顺应心意,为所欲为高人等等,是‘从心’,不是让你想杀谁就杀谁,你这娃儿咋就听不明白呢?PS已有万订完本作品世子很凶,多女主架空武侠,有兴趣的大佬可以瞅一眼。书友群703462253...

[红楼]林如海贾敏重生了!

[红楼]林如海贾敏重生了!

开新文啦!!本文预计4月7日入v,入v当日有万更掉落,v章还有随机红包,请大家多多支持!鞠躬本王已经设置防盗,作者码字不易,还请多多支持正版!本文设定黛玉的爹妈前世魂魄看到了女儿的遭遇却无能为力!重生到...

四合院:开局教熊孩子坏老太做人

四合院:开局教熊孩子坏老太做人

穿越了,特么是情满四合院!在这个水浅王八多,妖魔满院飞的地方。面对要坏我名声,阻我婚姻的一众禽兽。我只能主动出击拳打妖魔,脚踢鬼怪,将这片四合院清理成人间净土!本书又名四合院我和女神携手治众禽四合院治禽后,这里成为人间净土欢迎观看!各位书友要是觉得四合院开局教熊孩子坏老太做人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谢家的短命鬼长命百岁了

谢家的短命鬼长命百岁了

传说,死人的棺材板合不上,是生前有念,时间一久念就成了魔,不化解儿孙要倒霉。晏三合干的活,是替死人解心魔。有天她被谢三爷缠住,说他有心魔。晏三合活人的事她不管。谢三爷他们都说我短命,你就当我提前预定。然后,满京城的人都傻眼了,谢三爷今儿胭脂铺,明儿首饰铺。首饰铺掌三爷,您这是唱哪一出?谢三爷讨媳妇欢心。等等,他不是说不祸害姑娘家守活寡吗?谁这么倒霉?晏三合我。...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