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初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1060 1 5个孩子(第1页)

人生在世,真的需要一个外力来给自己强加以一种标准吗?

谢双瑶不会说她工作中的每一分每一秒都过得快乐,这是不现实的事情,两辈子为人,她早已悟出了一个道理:所谓的人生,90都在忍耐、蛰伏、积累,不快是家常便饭,这是难以回避的事情。人所能决定的,只有剩下的10,你完全可以因为这10的不同,而获得全然两样的体验。

从求学开始,不适、克制就如影随形,工作之后,更不可能事事都遂人心意,尤其谢双瑶还在非洲这里,她要处理的局面,打交道的种种关系,和国内比只有更复杂、更□□更残酷。

在穿越之后那就更是如此了,谢双瑶绝不会说自己对如今的工作成果就完全满意,有时候她甚至会有意地去关切一些她拯救不了,无能为力的人,让自己不至于完全沉溺在身边的赞颂之中,客观地看到自己的局限和不足。有很多她认为十分该死的人,谢双瑶也得让他们活下来,还要确保他们活得很好。

就算是天子,也不得自在,‘快意事做不得一件’!对这一点,谢双瑶是早已接受的。不过,即便如此,张坚信所提出的建言,还是给她带来了很大的不快,因为这完全违背了她个人的喜好,甚至对谢双瑶来说还有点讽刺:她本人就是规矩的叛逆者,背离了当时的主流价值观,结果有一天,屠龙的少年成为恶龙,现在要她反过来给一个获得自由的群体来定规矩了?!

如果按她的本心来说,谢双瑶对这世上所有千奇百怪的选择,只要和她没有关系,也不违背她个人的准则,井水不犯河水,她就根本没有干涉的兴趣。同性恋,可以,不婚主义,随便,开放式关系,只要别把我扯进来就行,每个成年人都可以完全选择他喜好的人生,别人何必多管闲事呢?

她推崇的原则,从买地的婚俗也可以看出来了,‘充分知情,自由博弈’。谢双瑶认为,这是一个智力正常的成年人应有的权利和义务:一个人怎么活是自己选的,维护自己在婚姻中的权利,这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旁人无法代劳。反言之,设若有人想通过婚姻获利,那也是他的自由,他可以在市场上自由寻找交易,这是政府完全无法干涉的领域。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为自己寻找一条获利最丰的道路,这是人性的本能,扫盲班也能启迪多数人的智慧,而且还有那么多奋发向上、成就斐然的女吏目,经过数十年内的栽培,女性在各行各业也已经崭露头角,各有作为。有本能、有示范,有平台,难道这还不够吗?

在她看来,如此优厚的条件业已完全足够了!但可惜,事实是打脸的,甚至不是平民百姓,而是经过挑选的吏目更士,都有向知识教靠拢的强烈意愿,虽然他们自己或许没有明确的意识,但这无疑已经说明了一点,那就是谢双瑶给予的宽裕条件,的确还不够,精神领域依然空虚,依然需要一个明确的标准。

“只要标准存在,就是有意义的,不论是愿意遵守的人,还是想要背离的人,都需要这样一根顶梁柱。愿意遵守的人,可以从戒律中得到遵守后的满足,那些生性标新立异,不在乎权威的人,其实也需要权威的存在,来判断自己背离主流的尺度,确定自己的分寸,并从叛逆中获得满足。”

“标准的缺失,令双方都感到空虚和茫然。社会组织中的人,寻找标准,或许是一种本能。完全无视标准,是一种极为难得的天赋,这是自幼即埋藏在躯壳内的厚赠,这样的人,往往会有一番成就。但遗憾的是,大多数人并不具备这样的能力。”

张坚信的解释,让谢双瑶有些将信将疑——她知道自己大概算是有这种天赋的人,谢双瑶从小到大当然也接触过一些社会的规训,但她从未受到丝毫影响,对自己有片刻的怀疑。张坚信也指出了这一点,他认为谢双瑶是没有带上任何思想烙印的,她在买活军中推行的思想,根据张坚信的观察,既没有对规训的痕迹,也没有对规训的叛逆,而是完全从自身利益出发进行的布局。

从天界的仙画资料来看,天界当然是存在婚姻的,这就一定存在关于婚姻的标准,而谢双瑶对这种标准并不遵守也并不叛逆,可以推出她从来没有片刻把这种标准放在心上,而是以自己的理解来对这种社会组织形式进行了新的定义。

这……是很少见的品质吗?感觉不应该是人人都有?真的有些人的精神领域会需要别人放进去的一根标杆,甚至因为标杆的缺失而产生迷茫吗?

人类的心理,有时真是让人无法理解的玄妙领域,然而事实就摆在这里,和谢双瑶预计的,不但差距甚远甚至可以说是背道而驰,社会心理学也太复杂了……这让理科生很难办啊!

她原本以为,新道德体系的空虚感,在男性身上会体现得明显一点,毕竟你看那些嚷着‘新伦理’的学子还是男性居多。女子这里,突然间获得了这么多的自由和权利,高兴满足还来不及呢,怎么会空虚呢?

可没想到,这种满足,就算是有,也仅仅是局限于25岁以上的人群,那些在幼小时就进入新生的女性,她们向知识教靠拢的倾向是格外突出的,她们从小就得到了这些新权利,根本就不当一回事了,和那些终于能摆脱旧规矩,在对旧规矩的叛逆中,享受到满足感的年长者比,她们反而特别需要一种新规矩,以此来获得或者迎合,或者叛逆的满足。

人性真的如此盲从和软弱吗……

就算在工作中,一次又一次地验证了这个对人类群体来说或许有些难堪的假设,但谢双瑶每每必须直面人性真实的时候,还是有几分说不出的失望和羞赧,当然更令人不悦的是,对于这些人性的丑陋,她压根无法逃避,只能直面,甚至大多数时候都必须妥协。人性需要什么,就必须给予什么,这是统治的基本逻辑,统治者在某一方面夺走了百姓的自由,那就必须在另一方面给他们提供足够的补偿。否则,政权的崩溃只是时间问题。

真的要强迫自己去给出一个标准吗?就像是‘白篱笆、独立房子、ivan、25个孩子’?要给到如此具体吗?一个人什么时候读书,什么时候工作什么时候结婚生子……

这不是能用口号和道德标准糊弄过去的一种精神号召,不是张宗子那些人鼓吹的‘新伦理’,这种道德指导,谢双瑶认为是有必要且也可以接受的,毕竟,谁不想对别人的道德指指点点呢?但张坚信提出的不是这种虚头巴脑的东西,他所谈的标杆甚至细致到了住房标准、挫折应对、典型家庭关系——甚至细致到了婚后是否和家里人同住,孩子送托儿所还是让老人帮着照看!是对于衣食住行、生活方式、家庭财政规划、娱乐生活的全面标准!

“其实您并不需要去推行它,只要提出就可以了。有些标杆的存在,只是为了让大家测量自己和完美的距离有多远,以此来确定自己在社交环境中的地位,寻找新的秩序。”

他的声音不难听,但说的话却让谢双瑶感到痛苦,因为这些都是她最反感的事情——无端端的在人群中区分三六九等,她可以立刻想到,距离标杆最远的人群会接受到的压力和自卑,这一切等于是谢双瑶强加给他们的精神折磨。

“……事实上,这也是事态和您所预料的背道而驰的原因之一——男吏目的标杆,虽然因为老体系的溃败而垮塌了一部分,但仍有一部分是坚实的,没有被动摇和摧毁,具有千年的传承,在他们的精神领域根深蒂固。以道统的角度分析,这是因为他们自始至终广泛地参与社会劳动,这一部分,不论是在敏朝还是在买地都没有改变。”

“但对女性来说,她们过往的生活形式被完全摧毁了,这是前所未有的全面摧毁,甚至于到了她们不知道该什么时候吃饭,什么时候睡觉的程度,她们遇到了挫折该如何去克服,过往的应对已经被完全否定了,这方面的传承甚至不存在了。”

“教育从家族聚居的言传身教,变成了集中在学校学习,她们和家里人相处的时间变少了,长辈也因为分家而离开了,不再共同居住。对于原本极其依赖后宅的女子教育来说,旧秩序的摧毁影响极大,她们有很多空缺,不是学校教育能弥补的程度,甚至她们自己都不知道缺失在何处。您必须从这些细节上去给她们树立一个新的标准,一个——平均的标准。”

“这种标准,并非是对优秀典范的强调,而是一种平庸、普通而折衷的状态。优秀的人根本无需您的指导,对这点无需我多说了,您自己的体会最深,对那些平凡普通的吏目来说,提起那些光芒万丈的优秀人才,并不能起到良好的作用,更激不起他们奋斗的豪情。他们所需要的是一种切身的标准,一种易于完成也易于背离的念想。这样,他们所得到的满足,或许就让他们不至于激烈地渴望宗教的补充了。”

民间的精神状态已经稀碎到这个地步了吗?她还以为一切欣欣向荣嘞,文娱市场一片火热,村里的移风易俗也做得蛮好,如果不是在知识教这里有了不妙的预兆,谢双瑶对于这个问题压根没有一点意识。她一整晚都在回味张坚信的建言,并且和前世的经验做对比,不断地咀嚼着‘对标准的迎合和背离都有意义’这句话。

张坚信是危言耸听吗?大概不是,仔细想想,这种标准,不就相当于十八线城市,稳定工作,有一套一百平方米左右的房子,一辆七八万、十来万的国产车,两夫妻一个小孩吗?这大概就是那个世界,在国内逐渐蔓延开的,一种无形的平均标准了。它不是一种优秀的状态,比较平均,但就像是白篱笆ivan一样,达成之后也足够让人获得一些基本的满足。

在这个基础上,再往前推推,大专(或以上)文凭,毕业回乡,二十五岁以前结婚,三十岁以前生孩子……这些都是这种标杆的细化。它的存在让没有达到的百姓感到压力和自卑,让高于它的居民自我感觉良好,同时背离这个标杆的居民很大概率前往大城市谋生。

这么看,她在买活军的大城市没有感受到这种空虚,也在情理之中的,大城市总是很包容,对百姓的要求也较高,能在大城市站稳脚跟的人多数可以树立坚定的自信,至少在表面上不会显示出强烈的空虚。

至于说具体到每个人心里,事实上,看社交媒体上诸多伤春悲秋,其实也知道,很多人内心还是承受了背离标准的压力,只是大城市人多事多,这种情绪不会是主流。而且,标杆是多元化的,背离了结婚生孩子回乡的标准,往往能获得更高的收入,六边形来说,有一些不合格,另一些则更突出,这也能弥补这些人的自我满足感。

在买活军这里,尤其是买活军的女性这里,所有标杆都被完全摧毁了,树立下来的新标杆则不多,大概最成功的只有几点:第一,女人一定要工作,第二,女人一定要锻炼身体。这些立下来的东西,执行得是很好的,其余别的标准则一概茫然,女人大概几岁结婚呢?23岁以前是不许结婚,但23岁之后呢?最合适的婚龄是几岁?最合适的育龄是几岁,应当生几个孩子?对另一半有什么要求?房子住到怎样的算差不多,车子呢?衣服呢?孩子的教育呢?

不仅仅是社会制度的变化,生产力的飞快上升,也让很多自诩会过日子的家庭都陷入了茫然,在这种极快的节奏中难以确定自己的定位。这里有些问题是有共性的,有些问题是女子的标准特别空缺的,其实谢双瑶也不是第一次面临这样的问题了,在择偶标准这些事上,都可以感受到新女性的无所适从,杰出的人无所谓,平庸的人则被拉扯在自我需要和固有印象之间,反而特别两难。

热门小说推荐
盖世武神

盖世武神

扫地小厮偶得惊世秘宝,强势崛起,修武道,踏九霄,破天地,傲苍穹!...

长命百岁

长命百岁

传说,死人的棺材板合不上,是生前有念。时间一久,念就成了魔。晏三合干的活,就是替死人解心魔。...

邻家哥哥

邻家哥哥

雪竹小的时候,最喜欢住在她家对面的哥哥哥哥穿着天青色的校服,坐在小区楼下的树荫前看书有光透过树叶间隙落在他清俊好看的脸上,也落在她心里孟屿宁某次应酬喝多醉醺醺的男人难得失了自主能力问老婆小竹,明天我穿什么衣服去上班?雪竹毫不犹豫地说随便啊。你穿什么衣服都好看。孟屿宁却不满意这个回答,像个孩子似的有些胡搅蛮缠最好看的是哪件?雪竹沉默了很久,突然说那件天青色的校服。孟屿宁也沉默好久,蓦地小声说可是穿校服去上班会被同事笑。他好像还有点委屈。雪竹无语我没让你穿啊。但我可以在家里穿。他又从床上坐起,蓦地倾身朝她懒懒笑。纵而多年后的他已是西装革履,可那件校服仍占据她整个年少时的所有惊艳目光作者的话1小青梅与大竹马的故事2简单平淡极度慢热温情治愈团宠青梅竹马文3献给每一个曾对邻家哥哥有过好感的女生写一本真正属于光阴的故事存稿始于2020630立意一寸光阴一寸金...

我在大秦卖火锅(美食 红包群)

我在大秦卖火锅(美食 红包群)

又名惊!我把连锁火锅店开进了始皇宫里?我有美食红包群火锅店经营人姜晩容刚走上扩店暴富之路,却一朝穿成被继妹和渣爹推出顶罪的同名小可怜。人在秦朝!开局车裂!罪名帮太后赵姬渣了始皇他爹?!姜晩容洗不白了,佛系躺平。但是陛下,红薯土豆亩产千斤,有兴趣试吃下?煎炒烹炸煮,熬炖溜烧汆。穿到连铁锅炒菜都没有的秦朝,好在她有手艺和美食红包群。种辣椒开火锅店,火爆到让秦人变吃货,天天来排号。就连对她好感度为负的始皇陛下,也得真香。吃饭前嬴政这个姜氏女,等朕种出这批土豆,就裂了她!胡亥这个敢让我去种菜劳改的贱婢,等本小公子吃完涮羊肉,就戮了她!公子扶苏如何才能让容儿相信,我心悦的是她的人,而不是她的手艺?吃饭后一家三口嗯,就真香。文案二公子扶苏夜里梦入一白猫之魄,被一厨娘欢欢喜喜地抱养。貌美厨娘做得饭香,扶苏吃了她的饭,从此做了她的猫。梦里,除了这美貌姑娘太黏他,其他一切都好。直到有一天,他听到这厨娘道扶苏早死,大秦要亡,要不我去投奔隔壁的吕雉和刘邦?小剧场群主始皇今天又生气了怎么办?苏东坡发来东坡肉秘笈1肯爷爷发来CokeCola原料1妲己发来八鞭补肾汤原料100并发言实不相瞒,妾有一本秘籍群主???妲己已被禁言。1美食文,主经营饭馆会帮始皇搞种植,顺便让历史名人都真香2胡亥还小,熊孩子欠缺爱的教育。3半架空,勿考据,不喜请直接点叉鸭。作话经常有段子可看,可以不用跳过呀么么推荐作者完结快穿文万人迷苏爽甜系列佛系祸水(快穿123)祸水裙下尽折腰妲己穿成炮灰女配(快穿)狐狸精她美坏撩...

神秘复苏之我有尸骨脉

神秘复苏之我有尸骨脉

(神秘复苏同人文,力求复现原汁原味的恐怖盛宴)五浊恶世,地狱已空,厉鬼复苏,人间如狱!骨域森罗,血满山海!残疾五年的少年穿越到神秘复苏的世界,本想抱紧大腿,却无奈自己成为了大腿。 这个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的?隐藏了什么秘密?当鬼不再是鬼,那是什么?各位书友要是觉得神秘复苏之我有尸骨脉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末世重生之千金逆袭

末世重生之千金逆袭

重生回到末世前,一切的悲剧都还没有发生。她提前将玉坠空间拿到手,囤积物资,解救真闺蜜,踹掉未婚夫,揭露绿茶妹妹的真实身份和面目,带着母亲和舅舅一家修炼她要抛去上辈子乖乖女的形象,哪怕成为大家口中的坏女人,都在所不惜!只是这个突然闯进自已世界的痞子是怎么回事儿?初次见面,林佑抬手托起了她的下巴,叫什么名字?李晴猛地一甩头,甩开了他的手,你妈妈没有教过你吗?问别人名字的时候,先报上自已的名字。林佑轻笑着抓住了李晴的手,我叫林佑,林家老四,所以,跟我见长辈去吗?李晴无语,有病吧...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